2025年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高级研修班暨第六届ENT MASTERCLASS®CHINA在重庆成功举办

2025-04-30来源:听基会

       3月28日至29日,中国听力医学发展基金会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联合主办的“2025年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高级研修班暨第六届ENT MASTERCLASS®CHINA”在重庆成功举办。会议汇集国内外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领域顶尖专家,全面展示学科前沿进展。

       3月28日,我会理事长、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会常委、耳科学组组长龚树生教授致辞,回顾了ENT MASTERCLASS®的历程;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会主任委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黄志刚教授展望了学科未来研究方向;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胡国华教授向与会嘉宾致欢迎辞;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吴昊书记介绍了医院发展史,强调了科技创新及国际合作对学科发展的重要性。英国耳鼻喉大师班创始人、国际知名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家Shahed Quraishi教授作为会议联合发起人,向会议主办方致以感谢,并预祝学术盛宴圆满成功。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刘玉和教授和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杨玉成教授主持开幕式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刘玉和教授和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杨玉成教授主持开幕式

 

       我会甄丽霞执行副秘书长在大会上做了“凝聚行业力量、推动防聋治聋事业”的主题发言,展现我会作为听力领域的专业公益慈善组织,在凝聚专家力量,搭建智库平台,推动行业发展中发挥的积极作用。

 

       黄志刚教授以《头颈外科新技术发展趋势》为主题进行分享,系统分析了头颈部微创诊疗体系的最新发展及应用。

 

       龚树生理事长以《中耳畸形的诊断与治疗》为主题进行学术分享。

 

       胡国华教授结合手术视频及临床数据分享了《颈部非甲状腺内镜手术》的微创经验。

 

        Shahed Quraishi教授以《甲状腺及甲状旁腺手术的嗓音质量保护》为主题,介绍了围手术期规范化监测和治疗方案。

 

       来自Charing Cross Hospital的Peter Clarke教授以《面中掀翻径路—一种被遗忘的径路》为题,生动演示了这一术式在颌面部肿瘤治疗中的独特优势、图文并茂详细介绍了《喉咽切除术的建议和技巧》,并针对《涎腺恶性肿瘤的治疗》进行了系统、规范的临床诊疗讲授。Ahmet Ikiz教授在《甲状腺手术术中神经检测:现状与将来》中提出了术中神经监测标准化操作流程,并以《咽旁间隙肿瘤的手术径路与策略》为题,详解了常见的手术径路的灵活化选择,分享了《开放性喉部分切除术的现状》,强调了多学科讨论对手术方式选择的重要意义。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余力生教授在《外周性眩晕诊疗进展》中介绍了偏头痛、梅尼埃等眩晕疾病的最新诊疗思路。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刘良发教授以《下咽癌的外科治疗及下咽颈段食管重建》为主题,详细讲解了下咽癌修复的各种术式,并介绍了免疫治疗在下咽癌治疗的最新进展。疑难病例讨论环节,Shahed Quraishi教授、Peter Clarke教授、Ahmet Ikiz教授、刘良发教授、胡国华教授、曾泉教授、王志海教授结合三个病例、围绕头颈肿瘤罕见病例诊疗展开深度讨论。

 

       3月29日,来自Guy’s Hospital的Claire Hopkins教授介绍了《慢性鼻窦炎治疗中的生物制剂应用》,并在《嗅觉功能障碍的处理》中提出手术、生物制剂的合理使用。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朱冬冬教授在《鼻黏膜慢性炎症疾病与黏膜上皮屏障》中,深入探讨了鼻腔冲洗的合理选择。来自University Hospitals Birmingham的Shahzada Ahmed教授生动演示了《经眶手术径路》,并在《颅底肿瘤当前治疗现状》中展示了从评估到手术治疗的全流程,着重强调了MDT的重要意义。

 

       来自Charing Cross Hospital的Catherine Rennie教授详细讲述了《鼻窦手术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介绍了与呼吸科、变态反应科、眼科、神经外科、风湿免疫科相结合的《鼻窦疾病的多学科综合诊疗模式》。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马秀岚教授详细分享了《儿童眩晕》的规范诊疗经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李进让教授以《咽喉科范畴及发展》重新定义咽喉亚专科,明确学科的发展方向。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徐文教授详细解读了《嗓音功能评估中国专家共识(2024)》。Guy’s and St. Thomas Hospitals的Dan Jiang教授介绍了新技术《儿童听觉脑干植入(CABIP)》在临床中的运用,生动展示了《镫骨手术的技术革新》。来自Queen Elizabeth Hospital的Richard Irving教授通过案例分析,深入探讨《岩骨胆脂瘤》的个体化治疗方案、解析了《上半规管裂综合征的诊疗进展》,并针对《颞骨骨折的面神经处理》分享了关键技术和宝贵经验。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刘玉和教授以《儿童听力障碍特殊病例分享:综合评估视角》为主题分享。来自De Montfort University的Peter Rea教授对《梅尼埃病治疗策略的现状》进行了系统综述,详解了《非前庭系统性眩晕的病因与诊疗》,强调跨学科协作在鉴别诊断中的必要性。复旦大学眼耳鼻喉科医院王德辉教授演示了《内镜下三叉神经鞘瘤的手术治疗》的精准操作。

 

       复旦大学眼耳鼻喉科医院王德辉教授演示了《内镜下三叉神经鞘瘤的手术治疗》的精准操作。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杨玉成教授剖析了《慢性鼻炎:炎症负荷与治疗策略》。

       本次“2025年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高级研修班暨第六届ENT MASTERCLASS® CHINA”的成功举办,标志着中国耳鼻喉学科在国际化与专业化道路上迈出重要一步。会议中引入儿童听觉脑干植入决策工具(CABIP)、内镜颅底肿瘤精准术式等国际前沿技术,为中国耳鼻喉疾病的规范化诊疗提供了全新范本。同时,会议聚焦“炎症靶向治疗”“面神经功能重建”等热点,加速了科研成果向临床实践的转化,助力学科向精准化、微创化方向升级。

       来自英国、土耳其等多国权威专家的深度参与,不仅促进了中国诊疗标准与国际指南的接轨,提升了中国耳鼻喉学科的国际话语权,为全球患者贡献了更具包容性的解决方案。同时,也推动中国耳鼻喉学科在技术创新、标准制定、人才共育等领域实现更深层次的全球化融合,为“健康中国”战略目标及世界耳鼻喉医学发展注入持久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