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贫困聋儿救助行动
“中国贫困听障儿童救助行动”主题系列活动旨在使贫困聋儿得到及时的治疗,帮助他们恢复听说能力,推动我国听障儿童康复工作。项目通过给经济困难的听障儿童捐赠助听设备,帮助他们恢复听力,使他们能够通过正常的学习和社交,融入社会生活。 -
橙色书包
120元一个橙色书包,让我们一起用暖色系中最温暖的颜色,为听障儿童提供交通安全“护身符”。 -
爱乐融聆听计划
据统计,全国每1000个新生儿中,至少有一个严重听力损失。每一名听障儿童的诞生,就会产生一个听障儿童家庭。手术及后续听力言语康复费用高昂,大部分听障儿童家庭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听障儿童尽早植入“小耳朵”,并加以专业的康复训练及融合教育,就能回归…… -
牵手行动
我国听力残疾居五大残疾之首。8500万残疾人中,有2780万听力残疾人。听障人士由于听力障碍的原因,就业犹为艰难,这也导致了他们在经济方面承担着巨大的压力。对他们而言,人工耳蜗是通往有声世界的公认有效的方法。 -
橙色爱耳公益计划
橙色是欢快活泼热情的光辉色彩,是暖色系中最温暖的颜色。本项目以橙色为主题色,希望能以公益之举汇聚各方关爱,倡导以温暖的力量助力听障儿童成长和发展。项目依托各相关部门的支持和专家指导委员会的技术保障,聚集社会各方面力量,统筹调动各康复机构、特殊学校等资源,通过听障儿童成长支持、家长助力、伙伴赋能等活动 -
橙色护理包
助听器是一种体积小、价值高、结构精密的医疗产品,但同时又容易损坏。受潮或者耳垢的堆积,都会影响到使用效果,甚至会腐蚀里面的电子元件,而修理费总是动辄几百上千,所以正确地维护保养以减少维修支出就成了必要的日常工作。尤其对于听障儿童来说,因为孩子们…… -
拾聪者公益计划
“拾聪者公益计划”是中国听力医学发展基金会和爱心人士共同发起,旨在给有语言恢复能力的贫困听障人士提供帮助的爱心项目。项目提供听障人士医疗救助、听障儿童康复费资助、贫困教师能力培养和生活补贴、听障儿童家长语训技能培训、听障人士创业就业支持等服务,并定期…… -
筑梦新声专项基金
4月初,“中国听力医学发展基金会筑梦新声专项基金”正式成立。该基金由我会联合杭州城中香格里拉大酒店共同设立,用于资助0-6岁重度听障儿童的人工耳蜗植入及康复。 -
倾听中国梦专项基金
中国听力医学发展基金会与上海力声特医学科技有限公司于2016年成立“倾听中国”公益专项基金,针对于重度听障及贫困的耳障人群的康复救助。2018年,倾听中国梦专项基金项目捐赠收入共计370万元,共计救助上海、吉林、河南、安徽等地重度听障患者91位。 -
聪尔计划
遗传性耳聋基因检测是目前最为有效的诊断耳聋病因的方法之一。对耳聋高危人群、孕前或孕早期人群、新生儿进行耳聋基因检测是预防听力残疾发生的最科学、有效的手段,也是遗传性耳聋三级防控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 -
益耳行动
我会于2020年7月发起“益耳计划”公益项目,旨在聚焦公益+听力领域科普宣传,宣传推广爱耳护耳知识,提高全民爱耳护耳意识;聚焦成年人及老年人助听器救助、聚焦听障学子生活及学习补贴、聚焦听障人群保险保障、职业培训、创业就业等方向,为听障人群的学习、工作、生活提供切实有效的帮扶。 -
关爱老兵听力健康行动
我国现有退役军人超3000万,且每年以几十万的数字递增。作为我国老龄群体中的特殊人群——60岁及以上的退役“老兵”群体也不可避免地面临“老龄化”问题。常年的行伍经历,使他们患有听力损失的风险大大增加。随着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全国优抚工作不断推进,老兵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更好的保障,但是老兵群 -
福民之音爱耳公益计划
声音,我们习以为常的存在,却是听障人士梦寐以求的梦想。据统计,我国有听力残疾人约2780万,占全国残疾人数的30%以上,每年新增先天性耳聋患者3.5万。而目前帮助听障人士尤其是重度、极重度听障患者恢复或重建听力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植入人工耳蜗,而人工耳蜗高昂的费用却让很多困难家庭望而却步。 -
莹计划
数据显示,我国听障人数高达2780万人,居五大残疾之首,占中国人口的1.67%。听力和语言是人类相互交流和认识世界的重要手段,听力障碍人士面临的最直接问题便是沟通困难。因为沟通不畅,加上周围异样的眼光和嘲笑,听障人士渐渐把自己隔离在了封闭的小世界里。我们难以体会他们的孤独和沮丧,更无法想象他们因为听